近年来,黄山市黄山区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选调生培育的“大课堂”,把促进乡村振兴作为选调生能力水平“试金石”,助力选调生墩得实、长得壮、走得稳。
精心“育”,助力选调生理论素养“枝繁叶茂”。持续实施年轻干部三年轮训规划,将选调生纳入党校青干班年度培训计划,依托区委党校及红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理论课堂提素质、红色课堂铸信仰、实践课堂增本领,确保每人每年脱岗培训不少于12天。建立“3+1”三级帮带机制,每名到村任职选调生均由任职村所在乡镇的联系区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和任职村党组织书记3名帮带导师共同结对帮带,通过思想上帮、工作中带、业务上教,引导选调生小步快跑。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要求到村任职选调生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提炼素材,撰写国情调研报告。《“雁归巢”奏响乡村振兴歌》调研报告荣获2023年安徽省优秀国情调研报告三等奖。
放心“用”,助力选调生体察民情“深入人心”。聚焦选调生发展潜力,能力短板,按照“吃劲大、任务重、困难大”的原则,根据到村任职选调生自身特长、专业特点等量体裁衣,帮其梳理年度目标任务,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组织选调生协助参与基层接访接待和信访案件办理,培养化解复杂矛盾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今年累计指导选调生调解矛盾纠纷32起。聚焦乡村振兴、征地拆迁、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引导选调生在项目一线、工作现场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根据群众所需所盼,结合村级实际,采取走访慰问、包装项目、定制服务等方式,帮助群众解决实事156次。
悉心“管”,助力选调生到村任职“壮苗出穗”。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刚柔并济双向发力,关注平时把握成长周期,着力优化递进培养路径,避免成长“步履维艰”。建立“1+4+X”服务体系,即一个工作为依托(谈心谈话)、四个方面为抓手(思想、心理、工作、生活),落实选调生试用期转正定级、公务员登记、乡镇补贴资金兑现等政策保障,常态化开展乡镇领导与选调生谈心谈话制度,定期组织开展谈心谈话56次,协调解决各类困难诉求20余个。严格落实到村任职选调生吃住在村,工作日在岗驻村制度,今年以来累计开展选调生在村情况督查10次。对工作实绩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选调生纳入年轻干部后备培育,不断激励到村任职选调生干事创业、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