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将年轻干部培养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坚持“三管齐下”,从政治引领、能力提升、作风锤炼三方面同步发力,全面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青春动能。
铸魂补钙,熔铸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深化理论武装。将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的“第一课题”,依托县委党校主阵地,每年定期举办年轻干部理论进修班,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章党规党纪等重点内容,邀请市、县两级理论专家和业务骨干开展专题授课。今年以来,已累计举办专题班次17期,覆盖年轻干部超1500人次,推动党的理论入脑入心。传承信仰之火。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整合舍会山、皖赣特委旧址、祁秋贵中心县委旧址等教育基地,精心打造3条红色教学路线,常态化组织年轻干部开展“走红军路、听党史课、写感悟录”等实境教学活动,让年轻干部在重温革命历程中强化党性修养、汲取奋进力量。严格“政治体检”。建立健全政治素质考察机制,制定政治表现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将政治标准贯穿选拔任用、日常管理全过程。推行新提拔干部任前“双鉴定”制度,由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联合开展政治理论水平测试和政治表现专项评议,近年来,已对百余名新提拔年轻干部完成全面“政治体检”,坚决防止“带病提拔”。
强筋壮骨,锤炼堪当重任的过硬本领。实施“专业能力提升计划”。紧扣祁门红茶、中医药、电子电器等主导产业发展需要,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订单式”培养,去年以来已举办产业经济、乡村振兴、项目管理等主题班次20余期,培训专业骨干600余人次,有效弥补年轻干部知识弱项和能力短板。搭建“一线练兵实战平台”。大力实施“三个一批”实践锻炼计划:一批选派至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和乡村振兴主战场,累计选派46名年轻干部投身驻村工作一线;一批安排至信访维稳、应急处突等复杂岗位墩苗历练,先后抽调10余名干部参与重大征迁及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一批赴沪苏浙等先进地区体悟实训,已分批次组织200余名年轻干部外出取经,进一步开阔视野、转变观念。建立“导师帮带成长梯队”。推行“青蓝结对”培养机制,累计为500余年轻干部配备“成长导师”,并签订培养协议。导师每月开展一次实务指导、每季度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每年出具一份实绩评价。同步为每位年轻干部建立“成长档案”,全程记录其参与重大任务、应对复杂问题的现实表现,实现跟踪培养、动态管理。
严管厚爱,淬炼清廉务实的优良作风。强化立体化监督。整合纪检监察、组织、审计、信访等多部门力量,建立年轻干部监督信息共享库和廉洁风险预警机制;严格执行日常谈心谈话制度,要求单位主要领导每年至少与年轻干部开展2次深入谈心谈话;延伸监督触角,通过家庭走访、社区调研等方式了解“八小时外”表现,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开展精准化警示教育。紧盯年轻干部职业成长“黄金期”和廉政风险“高发期”,组织开展“清风课堂”系列活动,通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观看警示教育片、旁听职务犯罪庭审等方式强化震慑。精选本地典型案例编制《年轻干部违纪违法警示录》,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引导年轻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健全实绩化激励机制。构建“平时考核察状态、专项考核看担当、年度考核评实绩”的综合考评体系,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一线的用人导向,对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应急处突等一线表现突出、作风过硬的年轻干部,优先提拔使用或晋升职级。今年以来,已有94名在基层一线扛重活、打硬仗的年轻干部得到提拔或进一步使用,有效激发年轻干部队伍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整体活力。(方璞)
(安徽先锋网祁门县分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