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聚焦群众需求与治理难点,通过“强队伍、强服务、强创新”举措,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为城镇高质量发展注入文明活力。
强队伍聚合力,筑牢治理根基。以专业化、多元化为导向,推动基层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治”转变。党建领航建体系。构建“镇党委—村居党组织—网格党小组”三级网格治理架构,划分102个网格,设党员先锋岗20个,配备102名网格员,引导党员亮身份、践承诺,聚焦“一老一小一新”及困难群众开展精准服务,夯实党群连心阵地。多方协同促共治。深化“融合式”党建,推动机关、社区、群众联建共建。打造“说理评事厅”品牌,依托“五老”人员落实“听事、办事、评事”机制;组建“红管家”队伍,通过“廊亭众议”凝聚居民、物业、共建单位力量,实现问题早发现、早解决。优化队伍分类。聚焦群众多元需求,组建医疗卫生、法律普及、山地救援等专业队伍,提供精准服务;培育文化传播、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每月义剪等兴趣队伍,让便民服务落地见效。
强服务解民忧,延伸惠民触角。以精细化、常态化为目标,依托多元载体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阵地服务传思想。依托“便民餐厅”开展事迹分享、核心价值观宣讲、安全知识讲座及“弘扬家风,乐龄关怀”夸夸活动,让党的创新理论融入群众生活。机制服务解民忧。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打造新兴领域党建“徽骑先锋”品牌,聚焦新就业群体关心关爱、垃圾分类等引领文明新风;推行“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单位接单、群众评单”机制,整合包保单位、在职党员力量,解决廉租房安全隐患、老旧小区晾衣架出新等“微实事”21件。特色服务暖民心。开展“守望夕阳,温暖同行”活动,为文峰社区221名高龄、独居老人建立档案,定期走访,帮助20余名老人解决了养老认证、物品采购等实际问题,让老年群体感受关怀温暖。
强创新提效能,升级治理水平。以创新驱动基层治理提质,推动治理手段更精准,服务群众更高效。优化服务模式。推行网格化“微岗位”模式,将在职党员按居住地划入网格党支部,结合特长设立环境治理、困难帮扶等服务岗位22个,开展义诊、秸秆禁烧等活动30余次,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拓展活动载体。打造“富山解忧杂货铺”,践行“矛盾在一线化解、民忧在一线解除、民需在一线满足”理念,累计化解村民纠纷90余件,服务群众8000余人次;推出“童趣虹光”品牌,发展亲子游项目,开设兴趣辅导、非遗传承等特色课程40余场,惠及青少年800余人次。科技赋能增效。以空间微岗位为抓手,推广“邻工集市”APP小程序,吸引全镇849家企业入驻,发布岗位5645个,帮助657人实现就业,筑牢稳就业保民生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