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中央党员教育系列平台>>
当前位置: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员教育

祁门县:打造“三种模式” 提升流动党员管理质效

发布日期:2025-03-06 16:05信息来源:市委组织部 作者:市委组织部 【字体:   收藏

近年来,祁门县通过构建“双向管理、立体教育、精准服务”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有效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作用不缺位。

构建双向管理模式,破解“查无此人”困局。建立“网格化排查+数字化建档+动态化更新”工作机制,织密流动党员管理网络。摸排网格“定坐标”。打造“1+18+N”网格管理体系(1个县级调度中心、18个乡镇工作站、N个村社网格),组织460名网格员开展“敲门行动”,通过入户走访、电话问询、社保数据比对等方式,对外出创业、跨省就业、异地求学等五类流动党员开展“拉网式”排查,全面实现基本情况、思想动态、流动轨迹、从业单位、联系方式“五个精准掌握”。完善档案“明轨迹”。推行“日常跟踪、月度反馈、年度校准”信息更新机制,对流动党员的流动频次、从业领域、组织关系、转接记录、党费交纳情况等12项核心数据逐一建档立卡。构建“流出地—流入地”双向管理电子档案,实现全县1000余名流动党员“一网统管”。双向对接“保归队”。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双联双管”机制,成立中共祁门县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委员会,在杭州、温州、金华、宁波等流动党员密集城市设立1个党总支、7个党支部,要求流动党员每半年通过向党组织汇报工作生活情况,做好流动党员台账动态管理。

打造立体教学模式,化解“学无定所”难题。针对流动党员工学矛盾突出、学习形式单一等问题,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的立体教育体系。云端课堂“不断线”。依托共产党员网、安徽先锋网等线上平台,设置“党的二十大精神微解读”“乡村振兴政策讲解”等12个专题课程库。建立“1+N”线上学习社群(1个县级主课堂,N个支部微课堂),开展“午间一刻钟”“会后微讨论”等特色学习活动,累计组织云端组织生活320场次。 送学上门“接地气”。通过“邮寄送学”的创新举措,精心准备并寄送1000余份涵盖理论学习、电教宣传、政策解读等内容的“精神食粮”,确保流动党员能够随时随地接受党的理论熏陶和知识滋养,进一步为流动党员“补钙壮骨”,提升其党性修养和理论水平。返乡教学“暖人心”。结合端午、中秋传统节日开展“归巢充电”行动,在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社区学堂等红色教育平台,灵活组织理论宣讲、主题党日、心得分享等活动,共计组织200余场。

实施精准服务模式,打通“服务末梢”堵点。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打造“离乡有依靠、返乡有舞台”的服务闭环。“干部帮办”解难题。建立“流动党员家庭档案”,组织360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组建医疗、法律、教育等6支专业服务队,累计解决子女入学、老人就医等难题800余件。在春节、茶季等重要节点开展“助农行动”,为流动党员家庭提供采茶工对接、茶园托管等特色服务。“鸿雁归巢”促发展。组织召开座谈交流、案例分享、现场教学等方式传授经验方法,针对当地产业基础薄弱、技术应用不足、政策宣传困难等突出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与指导方案,引导在家乡的党员和群众更新观念,点燃创业激情。累计举办流动党员交流会50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2300余人,“青苗培育”强根基。实施“头雁赋能工程”,将有志于返乡发展、富有才能、勇于担当的青年党员和杰出人才纳入后备队伍,通过“项目领办制”“跟岗锻炼制”重点培养,定期开展交流谈心、掌握思想状况、近期状况,鼓励流动党员回村履职、回乡兴业。

(安徽先锋网祁门分站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