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中央党员教育系列平台>>
当前位置: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员教育

徽州区杨村乡:“三维发力”从严从实狠抓党员教育管理

发布日期:2025-04-18 11:27信息来源:市委组织部 作者:市委组织部 【字体:   收藏

近年来,黄山市徽州区杨村乡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有效路径,积极做好学用转化,从把好质量关、教育关、责任关“三维发力”,有力有序推进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持续增强基层党员战斗力和凝聚力,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基层战斗堡垒。

严把质量关,抓实抓细党员发展,促进党员队伍结构规范化。抓审查,把好“资格条件”关。始终坚持把源头质量作为发展党员的生命线,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根本要求,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发展党员。2024年以来,新增入党申请人6人,接收入党积极分子11名,发展预备党员7名。抓谈话,把好“思想动态”关。建立发展党员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严格落实递交入党申请书一个月内必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期必谈、上级党委接收审批预备党员前必谈、预备党员预备期必谈“四必谈”,确保全方位了解党员基本情况、现实表现等情况。抓监督,把好“廉洁拒腐”关。落实党支部联系点制度,加强党员日常监督管理和监督检查力度,注重加强与党员间的谈心谈话,加大提醒诫勉力度,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2024年以来,班子成员讲授“纪律党课”16场,开展廉政家访45户,针对党员苗头性问题发出“黄牌预警”8次,推动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对纪法敬畏之心。

严把教育关,抓实抓细党员培训,促进党员学习教育常态化。做好分类培训,确保学习教育精准化。面向在职党员,坚持教育内容和实际需求相适应,采取集中学、自主学、交流学、实践学等方式,夯实教育培训基础;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等方式,实现全覆盖教学;针对流动党员,把握元旦、春节等节假日,将村党群服务中心变身知识充电站,集中开展流动党员补课12人次,依托全乡5个外出流动党员微信群,线上分享交流理论学习成果、提供帮扶服务,抓实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优选教学内容,确保学习内容丰富化。充分发挥乡镇党校分会场的培训主阵地作用,高质量完成党员冬春训工作,170余名在家农村党员做到全覆盖,加强远教站点建设,制作并完成电教片展播,全乡300余名党员中实现条理化、信息化学习。整合教育资源,确保主体多元化。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组织党员200余人赴歙县金石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廉政红色教育,让党员干部在实地参与中汲取学习营养、筑牢思想根基。

严把责任关,抓实抓细党员管理,促进学用转化成果高效化。抓责任体系,细化“三级包联”机制。建立“党委班子成员包村、村书记包网格、党员包户”责任链,2024年以来,累计签订《履职承诺书》124份,将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调解等12项重点任务纳入考核,推动责任压实到“最后一米”。抓精细管理,创新“分类赋能”模式。针对农村党员流动性强、技能差异大的特点,推行“1+N”分类管理,建立致富能手、流动党员、老龄党员等6类台账,按需定制培训清单,围绕特色农业开设“田间课堂”,组织种养技术培训3场,覆盖党员群众140人次,推广“泉水鱼养殖”“茶叶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实现户均增收1200元。抓学用转化,突出“实践验效”导向。将理论学习与乡村振兴实践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党组织+红白理事会”,组建“红杨党员帮帮堂”志愿服务队伍,改造闲置徽派老屋、茶厂为“移风易俗大厅”“徽派理事厅”,累计承办家宴30余场,节省开支4.5万元;建立“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服务机制,积极开展为民办实事、帮扶助困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解决道路硬化、饮水安全等民生问题23件,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