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流动党员 “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跟进、作用难发挥” 等问题,黄山市歙县王村镇积极探索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模式,建强“管理链”“学习链”“服务链”,全力做好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全面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全覆盖摸清底数,建强“管理链”。建立“党委书记牵头抓总、组织委员统筹推进、支部书记一线落实”的三级责任闭环体系,坚持从基础工作抓起,健全“镇-村-党支部”三级管理工作体系,每季度开展流动党员大排查工作,通过“驻村遍访”“幸福来敲门”等多种形式,全面摸排流动党员底数,动态建立《王村镇流动党员工作台账》,精准掌握流动党员人员类别、流出地点、从事行业等具体信息,及时完整填写《王村镇流动党员信息采集表》。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摸排流动党员31名,实现流动党员“一人一档”。为进一步规范流动党员管理机制,镇党委牵头制定《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从组织关系转接、动态台账建立、学习教育跟进、作用发挥引导、考核评价反馈五大维度细化32条操作细则,全面构建责任清晰化、制度标准化、流程信息化、服务人性化的制度体系,实现流动党员管理从 “碎片化” 向 “全周期” 升级,为筑牢流动党员 “稳定盘” 提供全链条制度护航。
全方位教育培训,建强“学习链”。镇党委持续构建 “线上+线下” 双轨学习机制,为流动党员学习保驾护航,确保流动党员学习不松懈、成效不打折。线上借助“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 等平台优质学习资源,依托镇级 “流动党员之家” 微信群,安排专人以 “图文+音频+短视频” 形式定向定期推送包括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先进典型事迹等内容,结合重点工作重点推送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等学习资料,打破时空限制,方便流动党员在工作之余随时学、随地学。线下充分运用现场教学等方式,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流动党员返乡契机,通过举办流动党员培训班、“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等活动,邀请党校教师、本地优秀党员干部等授课,围绕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等内容进行培训,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结合实际,深入开展“送学入户”行动,持续为流动党员送去“学习套餐”,进一步激发流动党员的学习热情,截至目前,全镇发放理论书籍90余册,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 “不断线、不漏学”。
全周期跟踪管理,建强“服务链”。构建 “责任闭环+服务闭环” 工作机制,积极与流入地党组织对接,及时将流动党员信息定向推送,协助流入地党组织做好接收工作,今年以来已有10名党员被流入地线上纳管,7名党员被流入地线下纳管,构建起 “流出地管得住、流入地管得好” 的服务闭环。积极组织流动党员为镇域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流动党员人脉和行业优势,开展“情系家乡?共话发展”等座谈会,流动党员围绕自身工作、生活经历,为家乡发展提供好思路、新想法。截至目前,累计收集到招商引资线索3条,收到关于农产品电商、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建议15条,其中3条被纳入镇党委决策参考。持续深化流动党员管理质效,按照“N+1”结对联系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联村领导、村党总支书记、所在党支部书记跟踪联系措施,全面了解流动党员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对优秀的流动党员,及时开展谈心谈话,对有意愿的优秀流动党员纳入村“两委”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截至目前,已有2名优秀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