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中央党员教育系列平台>>
当前位置: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 安徽省 > 黄山市 >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员教育

歙县:创新党员教育“三驾马车”,驱动党员素质提升新征程

发布日期:2025-07-18 08:11信息来源:市委组织部 作者:市委组织部 【字体:   收藏

近年来,歙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统筹县域红色资源丰富、教育基地多样、实践调研多元等优势,创新阵地、资源、轮训“三驾马车”,推动党员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筑牢线下阵地,构建党员教育 “硬堡垒”。建强党校主阵地。立足县域实际,打造以县委党校为中心、以“两山转化”行知人才学院等3处教学点为轴线、以10个党员远教广场和31个远程教育示范基地为触角的线下矩阵,开设基层党员培训室400余个、“农家课堂”800余个。打造现场教学点。在全县28个乡镇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党员教育现场教学点,按照半日、一日的教学时段进行合理串联,涵盖党性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廉政教育等多个领域。有效拓宽党员视野,如杞梓里镇的“金竹暴动+梦幻坡山”即是红色教育与文旅发展相结合的经典路线,深渡镇的“生态补偿机制+大茂之治”即是生态环保与基层治理相结合的经典路线。组建先锋讲师团。坚持把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党员领导干部、老党员、业务骨干等吸纳为“先锋讲师团”成员,担任客座讲师。比如,从2024年开始,该县在各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都会邀请3至4名市内优秀村(社区)书记、致富带头人分享各自工作心得,也会邀请市县业务领导、专家学者前来授课,然后选取其中亮点课程通过录播或直播的方式组织基层党员观看。

丰富制片资源,打造党员教育 “活教材”。找准选题定位。围绕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广泛收集具有本地特色的党员电教片素材,深度挖掘身边的典型案例,生动展现党员干部的亲身经历、心路历程以及应对大战大考的态度和抉择,先后拍摄《好办法》、《身着白衣 心有铠甲》等多部省级一、二等奖党员教育电视片。整合制片力量。为了解决过去县级和乡镇级在制片工作上各自为战,资源分散、无效支出巨大的问题,该县探索建立“县级统筹、乡镇参与、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制作费用按照特定比例进行支付,制作过程中,县一级充分发挥在人才、技术上的优势,选取专业的制片团队,全面负责影片的策划、拍摄、后期制作等核心环节;乡镇一级充分发挥熟悉村情民情的优势,立足本地实际,挖掘具体乡土气息的特色素材,组织基层党员群众参与拍摄,提供真实鲜活的案例和故事,联合制片《胡早娣的“长征”》荣获全省第二届微党课大赛一等奖。提升制片质量。严格制片流程,从选题策划、脚本撰写、拍摄录制到后期制作,每个环节都明确标准和要求,确保制作出高质量的党员教育片。注重创新表现形式,综合运用纪录片、微电影、动画等多种形式,增强党员教育片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乡村振兴案例片《小盆景 大风景》《鱼灯璀璨耀古村》先后被中组部《共产党员》电视栏目采用,引发党员广泛好评。

开展全覆盖轮训,提升党员教育 “实效性”。“双向选择”定课程。制定培训方案过程中,通过征求乡镇党委及培训对象意见的方式,收集党员培训需求,并结合精品课程库实际,合理确定每期培训内容。目前,培训课程有涉及党的理论、乡村振兴、环境保护、社会管理、信访处理、防诈骗意识等内容的67堂,授课人涵盖党校教师、部门领导、院校专家、行业学者、产业带头人、“明星村”书记等优秀讲师50余人。“一个不落”抓覆盖。针对各地农村党员忙闲不一等问题,创新开设“流动党校”培训班,会同县委党校,采取集中面授、分散自学、集中考试的形式对农村党员进行培训,今年以来,已举办“流动党校”学习班100余期,覆盖农村党员4000余人。针对流动党员长期在外的现象,主动链接各级党组织工作微信群、远教终端站点等,精心编制学习清单,将最新政策输送到“指尖”、传播到“耳边”,确保党员学习不间断、联系不断线。“知行合一”增实效。坚持以学促知、以知促行,在把全县乃至全市的好经验好做法搬到课堂的同时,也教授培训对象把好经验好做法用到实际工作中,如“退一步想”工作法、“户主会”“板凳会”治理模式等。引导党员下沉一线,通过面对面答疑、现场解决问题的方式,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推动党群“心连心”“心交心”。今年以来,已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纠纷400余起,收集并解决群众反映事项1100余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