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黟县聚焦新时代党员教育工作体系化建设要求,盘活各类资源,建强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阵地,切实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持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提质增效。
聚焦“在哪学”,彰显特色优势。突出党性教育。把加强党性教育作为党员教育的首要任务,立足县域红色资源,将柯村暴动纪念馆、黟县县委诞生地等列为党性教育核心教学点,让真实历史变成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突出本土特色。主动融入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围绕“五黑”特色产业布局,精选古黟黑茶文化博览园、弋江源茶业产学研教学基地、黟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等现场教学点,讲好黟县绿色发展故事。突出乡村振兴。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和美乡村、产业发展、农文旅融合等特色内容,将碧山、丰梧、塔川、潭口等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三产融合示范村、乡村旅居试点村列为现场教学点,打造乡村振兴“黟县样板”。突出传统文化。依托千年古县底蕴,挖掘徽州文化精髓,将西递“作退一步想”工作室、“作退一步想”廉洁文化教育展示馆等列为核心教学点,开展“一副楹联一课堂,一条格言一家训”“以退一步想促进一步为”等特色教学。
突出“学什么”,优化教学内容。精心设置路线。将全县分散的29个教学基地串点成线,按照“一点位一特色、一线路一主题”的思路,开发特色鲜明的精品教学路线6类12条。聚焦农村党员、机关党员等不同培训对象,靶向配套8条个性化线路,每条线路涉及2-3个不同主题的教学点,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精心配好菜单。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红色村庄等工作一体谋划,明确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针对不同领域学员特点,分级分类匹配不同现场教学路线,提升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质效。精心打造课程。以村党组织书记、优秀党员代表、先进典型人物为重点,深挖涉农领域“新黟县人”“新农人”“土专家”“田秀才”,建立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师资库。围绕茶、民宿、香榧、中药材等乡村振兴重点产业,打造各类型党员教育培训课程20余个,增强服务乡村产业“匹配度”。
明确“如何学”,注重教学质效。提升教学体验。对现场教学点进行挖掘、改造、提升,整合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多媒体资源,推出《古徽西递藏瑰宝·千年家训扬清风》《柯村暴动》《赤胆忠魂》等微视频、微党课,增强现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强化实践互动。强化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实践教学能力,把教学场地设在红色遗址、产业基地、田间地头、群众身边,以“理论导入+现场讲授+交流研讨+学员感悟”的现场教学模式,通过现场观摩、专家讲解、座谈交流等方式,让党员既学习实用技术,又接受党性锻炼。推动学用转化。充分发挥现场教学示范点党性锤炼、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功效,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第一线、产业发展最前沿、壮大集体经济主战场,积极开展助农采摘、文明劝导、环境整治等为民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