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坚持把“党课开讲啦”活动作为加强党员教育的重要抓手,聚焦“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三个要素,推动“党课开讲啦”活动走深走实,为党员教育注入强劲活力。
把准内容方向,坚持“三个原则”,让党课“有滋有味”。突出政治性。把牢党课姓“党”根本方向,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第一课程”和“核心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见行见效,今年以来,全县组织开展“举旗帜·送理论”宣讲活动51场次。增强精准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交流、走访调研等方式,广泛收集机关、农村、企业等不同领域党员学习需求20余类,精心设计涵盖政治理论、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内容的“定制化”课程体系,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转变,切实提升党员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感染力。坚持用身边人讲身边事,将本地公信力高、感染力强、影响力深的红色故事和感人事迹转化为党课“活教材”,拍摄制作《箭头手术刀》《“账”量乡村变迁的人》《脊梁》等系列红色教育微党课,在全县700个基层党组织中推广,让党课教育从“入耳”到“入心”。
强化师资力量,用好“三支队伍”,让党课“有质有量”。专业讲师领衔。坚持优中选优,从党员领导干部、党校教师、离退休老干部、优秀党组织书记等群体中,遴选政治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讲师66名,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党课143场次,受众1万余人次。身边榜样示范。精选身边榜样、“两代表一委员”等综合素养高、基层经验丰富的人员作为党课主讲人,组建“红色筑梦宣讲团”,截至目前,宣讲团成员涵盖各行业领域先进代表26名,开展巡回宣讲100余场次。青年干部赋能。搭建青年党员“成长讲堂”,鼓励青年党员主动讲“微”党课、分享自身体会等,推动青年党员从“被动听讲”到“主动开讲”的角色转变,今年来,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开展“青年说”“我的党课我来讲”等主题活动152场次,参与青年党员860余人次。
创新形式载体,打造“三个课堂”,让党课“有声有色”。“红色课堂”固本。依托舍会山、皖赣特委会旧址、红军医院烈士墓、祁秋贵中心县委旧址等红色教育阵地资源,结合主题党日活动,“七一”期间,组织6000余名党员干部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故事大家讲”“历史党课大家上”“党史知识大家答”等活动,促进党课教育入脑入心。“流动课堂”暖心。将传统会议室授课转变为“院落党课”“田间课堂”等灵活形式,组织18支“初心宣讲小分队”开展送学上门服务,通过“党课+政策宣讲”“党课+民情走访”的融合模式,今年来累计为800余名行动不便党员、老党员等特殊群体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实现党的声音“全覆盖”、党员教育“无死角”。“指尖课堂”增效。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等主要内容,围绕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征集《土墙房里的星星之火》等优秀党课12部,通过“祁门先锋”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将精品党课由“线下”搬到“线上”,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