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徽州区紧密围绕新时代党员教育管理新要求,立足本土文化特色,以徽州故事为鲜活教材,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推动党员教育从“单向灌输”向“情感共鸣”转变,让徽州故事的“好声音”浸润党员心田,切实增强党员教育感染力与实效性。
整合本土阵地资源,搭建党员教育“大平台”。实施百家站点联建计划,分批次将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小区(网格)党群服务中心,家庭农场,“小哥驿站”“司机之家”及产业链工作室等纳入党员教育“百家微站点”,让党员在家门口就能参与组织生活。依托地方历史文化、史实资料,精心打造廉政文化基地、红色历史馆、乡村记忆馆等特色主题教育示范点10个,配齐多媒体设备和功能室,规范管理制度,深化党员“沉浸式”教育体验感。围绕和美乡村建设成果,设立乡村振兴示范点,精心设计“踏‘青绿’沃野,印赤心兴乡”现场教学线路2条,串联现实版绿野仙踪西溪南、徽茶历史文化展示、康养旅居示范等元素,盘活乡村“原生态”资源,以“身边物”增强党员教育亲切感。
育强本土师资队伍,激发党员教育“源动力”。建立乡土人才师资库,通过乡镇党委推荐、组织部门把关、公安等部门联审的方式,吸纳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致富带头人等组成“徽州榜样团”,结合“党课开讲啦”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融入徽州本土奋进故事与发展历程,提升课堂感染力。制定榜样团讲师培育方案,划分基层党组织书记、“五老”代表、基层治理能手、新兴领域代表等7大类别,以老带青组团,搭建梯队培养模式,形成人人都能讲党课、讲好党课的良好氛围。构建榜样团讲师评价体系,以“团组意见+学员反馈+组织评定”的模式对讲师行进季度、年度评价,侧重提出改进意见,帮助讲师积累经验,提升教学水平。对评价优秀的讲师优先推荐到上级师资库,让徽州故事唱响、徽州文化擦亮、徽州精神远扬。
打造多元课程体系,提升党员教育“多样性”。打破传统培训模式,开发《徽州红色记忆》等本土课程,配套编写乡土教材,开展“行走中的党课”系列活动,让党员在重走红军路中聆听徽州故事,感悟先辈精神。将传统教育“思政课”融入光影教学,以徽州故事为生动素材,摄制《红星照耀新徽州》《打不死的刘奎》《东进序曲》等红色教育专题片;以程振翠烈士为原型,编导舞台剧《信仰之花》、录制微党课《新生》,强化党员教育多样性和吸引力。创新沙龙交流、“擂台比武”等教学形式,围绕徽州古村落保护与乡村旅游发展等话题,拓展党员思维,增强党员参与度,提升党员教育实效性。今年以来,共依托党员教育培训班举办乡村推介座谈交流、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15场次,让徽州故事为乡村振兴蓄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