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山市黟县洪星乡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探索建立积分机制,用活乡村治理积分超市,最大限度发挥积分制在乡村治理中的“杠杆作用”,实现乡村治理由干部“唱独角戏”转向群众“跳集体舞”。
明确积分要素,健全“积”的体系。坚持村级事务“全覆盖”。洪星乡党委组织各村按照易操作、可量化、可评估、可执行的原则,聚焦“想要干什么”和“想要解决什么问题”两个方向,把村级重点工作和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融入“积分制”,因地制宜细化措施、落实责任,构建全乡“一盘棋”推进机制。。以户为单位,以家庭为积分主体,将矛盾纠纷化解、志愿服务、好人好事、孝老爱亲、乡风文明等有关事项细化为规则,分类积分、分类奖惩。坚持干部群众“全参与”互动。充分发挥“党小组+网格员+村组长”“铁三角”作用,借助“四议两公开”+“户主会” 双重渠道,收集意见建议200余条,并以此为基础梳理形成“积分制”管理相关制度和规定,实现“策由民商”“规由民定”“事由民决”。
严格积分审核,规范“积”的过程。做好积分登记。采取“日常积分+评议积分-负面扣分”的方式进行积分登记,群众通过口头、短信、微信、便民服务大厅等灵活多样方式申报积分或者通过村组干部代为申报积分,以“积分+扣分”综合形成农户登记积分分值。强化监督管理。按照“一季一评”“一户一档”的模式,成立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五老”人员、网格员等为成员的积分监督管理小组,每季度对积分情况进行审核,对每户农户加减分行为进行细致讨论、详实记录,采取“反馈+通报”形式,村民本人当面反馈积分详实,村民大会现场通报村民积分考核结果,并以“红黄榜”的形式将结果张贴公示,实现积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综合应用积分,强化“积”的运用。持续发挥积分“指挥棒”作用,建立积分存储兑换机制,对积分排名靠前的村民进行年底表彰奖励,发挥全乡6个生态美信用超市兑换功能,形成完善的“挣、攒、用”积分运行机制。同时,将积分与村集体分红、用工、各类评选表彰等相挂钩,积极拓展多元化积分运用场景,实现积分变真金、积分变机遇。2024年以来为积分等级高的困难群众新开发森林防火员、巡河员、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30余个,开展积分制表彰12次,表彰积分靠前农户80余户、线上累计兑换积分7150分。通过村级党组织领办专业合作社打造高山蔬菜、茶叶、香榧、黄精、泉水鱼、木耳等特色产业基地共富项目10个,带动群众在家门口务工2000余人次,人均增收上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