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民公社数字游民社区
乡村,是各行各业的大舞台。人才,是全面激荡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建强高素质乡村建设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乡村人才的带动引领作用,为乡村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绘就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新图景。
黟县塔川村是新农人魏涛实现创业梦想的启航地。2016年,魏涛来到塔川村,着手实施塔川书院项目,打造有温度的“乡村会客厅”。该项目集精品民宿、“味象”特色餐厅、耕读堂、文化体验亭、农事体验区域以及沿河风光带于一体,经过4个半月的精心打造,最终圆满落成。
“我们租用了周边村民的稻田和菜园,让参与的村民每年都享有一笔基础性收入;优先聘用村民从事酒店客房服务和园林管护工作,并且为他们提供专业技能培训。这样一来,村民不仅有了土地和房产收益,同时还学会了民宿经营管理的基本服务技能,获得了工资收入。”魏涛介绍说。
塔川书院的建成,不仅为周边村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为塔川民宿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8年的发展,如今塔川村已经形成了高品质民宿产业集群,探索出“村景共生”“村企共建”的乡村振兴模式,塔川村也成功获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
像魏涛这样主动回到广袤农村就业创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在我市不断涌现,他们的身影出现在生机勃勃的田间地头、欣欣向荣的产业基地,以及各具特色的村咖民宿和充满想象力的数字游民社区中。他们在乡村热土中寻找向上发展的力量,在共富赛道上释放着青春活力,以创新思维和实践行动,将“美丽乡村”转化为“美丽经济”。
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全省首个市级新农人协会,将全市返乡创业的新农人组织起来,服务于“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首批会员122人,平均年龄37.8岁,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6人,本科学历42人,所涉领域包含农村电商、农旅文化创意、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乡村规划建设等多种类型。
7月,黟县在“黟川两岸”创意街区打造的数字游民社区——NCC黄山数字游民社区·黑多岛正式运营,首批32名“岛民”入驻。黑多岛以全新数字游民社区共创模式,提供资源对接、商业指导、政策资金等创业支持,不少年轻人通过社区内组队,孵化出咖啡店、社区食堂、艺术策展等商业项目。
9月,我市创新实施村落徽州文化特派员制度,遴选50人作为首批文化特派员,深入乡村一线开展政策宣传教育、文化阵地提升、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产业帮扶等工作,以村落徽州的文化“出新出彩”推动黄山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破壁出圈”。
此外,我市持续开展“四千工程”“党建带群建促乡村振兴满天星”,推动选派干部、金融专员等组团赴乡村开展服务;连续招募选拔黄山籍在校大学生共青团员兼任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优化落实“迎客松英才计划”“大黄山人才新高地行动计划”等政策,全力营造人才在乡村创意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汇聚起强大的人才力量,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越来越多的背包客、投资客落户黄山、扎根黄山,耕耘一片乡间沃土,带动一方乡邻致富。
逐梦希望的田野,赋能多彩的乡村,新农力量正在黄山尽情绽放光彩,书写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