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祁门县委组织部紧扣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能力建设为支撑、作风建设为重点,开展“淬火提升”行动,着力锻造高素质年轻组工干部队伍。
思想淬火“铸魂”,锤炼政治过硬“压舱石”。“立体化”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构建“云端+线下”双轨学习体系,线下打造“四学联动”机制(班子领学示范、支部联学共建、专家导学深化、实践学悟转化),累计开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23场,线上通过“祁门先锋”微信公众号设置“学习园地”“组工动态”等15个专题栏目,实现理论学习全覆盖、无死角。“沉浸式”党性教育。整合舍会山、皖赣特委会旧址、红军医院烈士墓、祁秋贵中心县委旧址等本土红色资源,创新“走一段红军路、听一堂党史课、写一篇感悟录”体验模式,今年来,开展情景教学4次、组织青年党员讲微党课2场,引导组工干部将红色基因内化为发展的精神动力。“精细化”导师领路。为每12名年轻干部配备政治导师,建立常态化谈心谈话机制,通过“思想动态月研判”“理论学习季督导”等方式,精准掌握年轻干部成长轨迹,量身定制培养方案,着力筑牢理想信念根基,全面提升年轻干部“政治三力”。
本领淬火“赋能”,练就善作善成“多面手”。业务培训加速成长成才。建立“组织需求+岗位特点+个人短板”为一体的培训清单,通过“小班制”“订单式”培训,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项目建设等专题,分批次小规模举办专题培训14期,不断提高干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工讲堂锻造行家里手。开设“青年组工讲堂”4期,以“主题授课+案例解剖+情景模拟”模式,组织年轻干部围绕基层党建、选人用人、人才引进和作风纪律等主题进行体悟分享,深入剖析工作中的重点难点,推动授课形式从“一人独讲”向“全员共研”转变,学习内容从“单向灌输”向“多维碰撞”升级。一线调研强化实践能力。组建5支“攻坚调研组”,围绕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干部能上能下等重点、热点课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20余次,开展“信息头脑风暴”25次,形成《祁门县茶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事业单位报考公务员热》等调研报告10余篇,营造“当学习型干部、做研究型工作、善创造性落实”的良好氛围。
作风淬火“塑形”,锻造干净担当“先锋队”。筑牢廉洁防线。开展“五个一”廉洁教育活动(每月一次廉政谈话、每季一堂警示课、每年一轮家风教育、每人一份廉洁档案、每岗一套风险清单),组织年轻干部开展“廉政谈话”“警示教育月”等活动7次,签订《家庭助廉承诺书》36份,梳理干部选拔、资金使用等风险点10个,制定防控措施16条,实现廉政风险动态清零。强化制度管理。加强部机关规范化建设,制定完善《组织部门一本通》,明确日常考勤、保密、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管理等33项具体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年轻干部学习,督促严格落实,让按制度办事成为组工干部的行动自觉。突出作用发挥。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五个一”行动(制定一个发展规划、引进一个产业项目、培育一批致富能手、解决一批民生难题、建强一个村级班子),结合“红网联心·细‘治’入微”城市基层治理网格化工作,发动在职干部进社区担任“红色管家”,通过“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群众评单”模式,精准解决停车难、环境整治等14项民生诉求,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陈婷婷)